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讨交流 >>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工问题与和谐新农村建设探析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工问题与和谐新农村建设探析

作者:罗维有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08-07-14     浏览次数:     字号:    

 

  摘  要:当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为主要来源地,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诞生,也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建设发展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进程,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探讨农民工问题对西部民族地区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 民族地区 和谐新农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为主要来源地,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加速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拉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由对农民工问题认识不足,管理机制和相应的对策措施滞后,致使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诞生给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严重阻碍着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对西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工问题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探索农民工问题对建设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利弊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农民工外流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用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立足实情,树立“外出务工光荣,挣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整合和利用富余劳力资源,拓宽劳务输出渠道,让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走出了山门,带动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调查结果和访谈信息显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由于长期在“守家门,固土地”的封闭观念影响下,大量农业劳力闲置,使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2002年以来,该调查样本镇将“劳务经济”列入促进农民增收的“五个重点产业”加以积极培植,在政府搭台,市场联动,规范服务,协调配合,跨地区服务的就业服务措施推动下,建立了全镇劳务输出的“绿色通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一名党委副书记和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妇联、团委等12家镇属站(所)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全镇的劳务输出工作。11个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并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确保任务的完成。为尽快掌握辖区内富余劳力资源的年龄层次、文化及技能结构,全镇抽调了44名工作人员深入11个村委会的266个村民小组对16周岁至50周岁的劳力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及时将劳力资源状况进行整理分类,并建档存入劳力资源信息库,一旦与用工单位达成用人意向,及时组织进行农民工外输。
  全镇还将初级中学三年级农职班和11个村委会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确定为劳务输出的培训教学点,利用星期天和农闲季节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力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针对劳务输出信息流通不畅和贫困家庭富余劳力转移就业难的实际,全镇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先后投资1万元,在全镇的三个集市和镇政府所在设立了劳务输出信息宣传栏,并在11个村委会分别确定了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专门负责外出劳务用工信息的发布,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遇到外出务工人员因家庭困难或其它原因难以转移就业时,积极与用工单位进行协商,尽量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为困难群体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在充分做好困难群体转移就业工作的同时,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妇联、团委还每半年要求用人单位反馈一次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从不同的行业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务工人员回镇介绍经验。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镇初步形成了一套对农村劳力资源调查、登记、建档、培训、输送、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力转变就业观念,投身到务工人员的行列中,使之形成“输出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村,致富一方,促进一镇”的格局。2006年1-6月,全镇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力1260人(其中省外63人,国外20人),实现外出劳务经济收入142万元,人均劳务收入61元,占上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3%,同比增长41.6%。农民外出务工带来可观经济收入,客观上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也给农村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家庭等问题,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农民工外流带来对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消极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带来的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这客观要求在建设新农村、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农民工外流中存在的消极负面影响问题,并寻找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有效地克服诸多消极负面影响,这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体的整体利益;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1、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农民(农民工)整体素质及技能偏低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家长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愿望就只是达到领一本初中毕业证书,为外出务作基本保障(有规定:参加统一组织输出出省外务工人员需要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他们接受的现代教育较少,使得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民工难于适应外出务工岗位需要。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外出的农民工中,尽管与前些年相比,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高中毕业生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生占33%,小学毕业生占29%,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而且外出农民工90%没有受到正规的技能培训。一方面难以适应脑力和技术性的工种要求,更多的只能从事苦、脏、累的体力活,不仅体力付出大,而且,报酬低,生活条件较差。另一方面,农民工对城市现代文明难以接受,反而易于接受不良恶习。
  2、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男归女不归”导致性别严重失调
  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男女青年,上学的除外,95%都出外务工挣钱,外出务工给当地带来了许多好处,农民增收,经济有好转。可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一般比较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外出务工几年回到家乡,觉得生活不习惯、和家乡群众也交谈不在一起,更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对什么都感到不满意。因此很多人出去后就没有打算回乡来发展,回来的又离开了村庄。青壮年的大量外出,人才流失严重,致使农业生产极大地受影响。更突出的是,男青年外出做工几年,不得不回到家乡安家落户,可是女青年受外界的影响,她们看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就产生了永不回乡的念头,再想到家乡的贫寒,环境条件之差,生活之苦,更是坚定了信念,决心找一个城镇的男青年结婚成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当地男女青年的比例极大地失调,男青年30岁以上因找不到对象而单身的现象已较为突出,这已成为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夫妻双方外出务工,苦了孩子累了娘
  在调查中还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有30%是夫妻双方一同进城打工,留下孩子与老人,就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多任性冷漠,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留守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在他们的成长中存在不健康心理的问题十分严重,并成为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不能忽视;二是“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自养无力、赡养无着、孤苦寂寞。在调查中了解到,由老人来照看孩子,由于老人年迈,孩子年幼,既苦了孩子,又累了老人。小孩子被父母抛开,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孩子思念父母,结果小孩伴有“相思病”,老人伴有 “孤独症”,给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极易粘染恶习问题亟待关注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弱化”的趋势,引发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担忧。有调研资料显示,全国农民工中16至30岁的占61%,31至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应当说,农民工的这个年龄,正是一个躁动的阶段。由于打工期间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精神空虚,白天做工,晚上就与工友玩牌,后来发展到赌博,不但把自己的辛苦钱都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据一些进城务工回乡来的人员讲述,现在用工单位只管务工人员上班干活,对他们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干什么没过问,他们成了被遗忘的“部落”。因此,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把恶习带回乡村,甚至把在城镇学得的文明带来乡间愚弄乡亲,给民族地区的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5、民族贫困地区大量劳动力资源输往经济发达地区,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反过来又削弱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建设和招商引资能力,导致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三、对策与建议

  农民工既是我国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建设新农村、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能否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建设新农村、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1、加大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切实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在农村切实真正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使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农村政府应引导农民接受各种技术培训,使体力型劳动力逐步向技巧性、科技型转变,以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2、 据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加快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调查中显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风光独特,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由此,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可以将林果、畜牧、蔬菜、等传统产业,拓展到运输、储藏、水利建设、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业产品生产等各个方面,让资源优势更好的转化为特色竞争优势,把民族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载体,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和谐发展。
  3、尽力解决“留守孩子”与“留守老人”当前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种田不好荒一年,教儿不好害一生”,面对大量夫妇外出务工留下的“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与“留守老人”的孤独无无助等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探索有效机制、尽快出台保护农村“留守孩子”权益的办法。营造有利于外出务工者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留守老人”问题,一是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二是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三是做好子女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子女履行对“留守老人”有精神、物质上的赡养义务,对“留守孩子”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孝敬父母教育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着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进而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4、政府加强引导,丰富外出务工人员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政府应加强出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尽量化减由务工人员引发社会矛盾。同时各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所在社区应该多关注民工八小时以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务工人员临时党、团和工会组织,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他们经常地开展如技能培训、读书、演讲、岗位练兵、唱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这不仅有利于打工者的健康成长,也对稳定社会治安有益。
  5、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劳动力资源合理科学流动方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农村青年到发达地区务工,使他们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开阔眼界,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回乡搞建设,为建设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另一方面,政府给予积极的制度安排,积极组织毕业、待业的大、中专学生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既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又为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应有的贡献,使农民工的流动与大、中专毕业、待业学生的支边助贫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内容审核]:党委宣传部
  打印本文  推荐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继续解放思想,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楚雄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 下一篇: 邓小平与江泽民小康思想比较
  • cnu cnu
    cnu cnu
    楚雄师范学院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