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时候,回顾我国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怎样逐步展开的,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将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改革开放 起步 展开 经验和教训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行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是伟大的三十年,是祖国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的篇章的三十年。 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1万亿人民币,比1980年增长10.5倍;国家财政收入已达3.93万亿元,比1980年增长32.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1760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45.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1980年增长4.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1980年增长3.8倍。我国十三亿人民,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经济总量已名列前茅,人均收入也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奋进。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三、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三、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
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具体来说,首先是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其次,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再次,社会道德环境出现了让人忧心的状况。近年来,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据估算约占当年GDP的10%还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如果出了问题,将会使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退化到人类文明的底线以下。 五、改革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始于30年前,被称为“中国新的革命”。这场世人瞩目的革命,改变了“穷的社会主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改革开放中变为现实。人们说:“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年代。”30年前从安徽小岗村开始的改革,开始,人们以为就是一个落实生产责任制的问题,但实践很快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刻革命。农民的生产经营有了自主权,人民公社制废除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那么合乎逻辑。被称为“三农问题权威”的陈锡文委员,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谈起农村改革的历程,他滔滔不绝。他说,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改革,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农村改革很快就转入改革流通体制、培育市场机制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农村改革新的方向和特征。从陈锡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始于农村,也在农村深化。 我国农村改革的经验是什么?陈锡文作了简要概括:始终坚持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益的基本准则,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农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农村是否稳定作为改革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基层创造的丰富经验,对一时看不准的事情允许试、由实践来检验。 陈锡文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指导改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记者听到的不仅是中国农村的前景,而且从中品味出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大潮中崛起的。上世纪70年代初从8根绣花针起家,在30年里完成由村办小厂向现代企业过渡的江苏梦兰集团就是一个缩影。回顾梦兰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钱月宝代表感慨万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有这样一句话“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温州人”,改革开放30年,温州人闯荡天下,生意遍地开花。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代表说得好:“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最初走出去是为了谋生存,现在走出去是为了求发展。今天,全国159个城市有温州人的商会,世界各地有60万温州人在经商办实业。”在浙江省的人大代表中,记者还看到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等一批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过去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皮匠,是改革开放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天地。 30年前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追赶时代的步伐,在那里建立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从那时起,随着“深圳速度”、“深圳现象”这些当时的关键词而来的,是昔日的小渔村奇迹般地变为一个闻名天下的新都市。 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以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战略眼光,提出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此,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兼容才能强国,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长王新奎委员说,“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对外开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制定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典型范例。王新奎说,1978年至1991年,从设立深圳等4个特区起步的对外开放,虽然是第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但它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给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我国进入扩大开放阶段,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使我国更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竞争地位明显上升,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并为我国加入WTO、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