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cnu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讨交流 >> 构建和谐云南需要激发创造活力--改革创新精神的启示
构建和谐云南需要激发创造活力--改革创新精神的启示

作者:     来源:     时间:2008-07-14     浏览次数:     字号: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必须有赖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弘扬。目前云南的建设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云南省必须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和民族文化大省优势,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富有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将云南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 活力问题 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开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与一个能够不断激发创造活力的社会分不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将改革创新精神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人们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进步、协调、和谐。
改革开放的30年,云南各族人民富有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了云南的和谐发展。例如云南俗语说“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不同的民族杂处在一起却彼此尊重,互不干扰,团结和睦。云南正是以这种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奇观成为了世界人民聚焦的地方。其次,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一直以来,云南各族人民都能秉承与周边国家和谐相处的理念,加强生意来往,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开创了云南与周边国家新和谐的历史篇章。除此之外,几乎和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起来到云南的,是从西伯利亚飞越万水千山扑进昆明怀抱的一群红嘴鸥,就像改革开放给云南注入了生机一样,红嘴鸥的到来也给和谐云南平添了几分魅力,展示了云南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要求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而活力的增强要靠什么?就是30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改革创新精神。针对云南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也就是要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只有充分激发云南各族人民的改革创新精神,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方面出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不断开创云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社会创造活力的构成大体包括四个层面: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这四种层面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而改革创新精神则是激发以上四种活力的重要力量和动力源泉。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富有创造性的增强云南经济活力。
  从根本上说,社会的活力来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生不息、永不停顿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我们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克服和扫除影响、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云南省必须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富有创造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积极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工农业布局更趋合理,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激发云南各族人民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云南政治活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设政治文明,激发政治活力,提高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云南的内在要求和政治保障。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性,巩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地位,就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我们的党在云南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着力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又要注重发展定位、市场主体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既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又要注重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组织、创新型政府,通过创新带动云南的发展。
  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任何一种创造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土壤。云南政府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一切创造活动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要不断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要实施支持自主创业、广辟就业门路的创业激励机制,形成促进创造的人才汇集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创造的政策环境;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宣传和鼓励创造,着力营造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大省的优势,自主创新增强云南文化活力。
  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不断壮大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今后云南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以繁荣民族文化为基础,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不断增强云南文化的影响力。首先要在加强对云南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的前提下,采取保护创新并举,不断激扬文化活力。大力在文化与经济联姻的问题上做文章,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让人民得到实惠。其次,要实现文化创新,突出云南特色。必须通过创新思想观念,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创新文化产品,提升文化发展的竞争力;通过创新文化市场,拓展文化发展的广阔平台;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运作方式创新,不断推动着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共同进步。把各族群众的增收致富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把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向前进。 
  四、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增强和谐云南的发展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表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这是决定发展的其他一切方面的首要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要求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云南,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人民群众创造力发挥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就是要从政策上、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创造活动、创造才能、创造成果得到充分尊重和肯定。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新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为此,我们必须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中追求新的和谐,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使各族人民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使社会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与舞台,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样才能使云南社会各族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谐云南的活力才能绽放。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精神昭示着我们,在构建和谐云南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不断增强云南经济、政治、文化、人本身的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 只有这样,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云南的目标才一定会变成现实。

[内容审核]:党委宣传部
  打印本文  推荐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角色转换与农村社会稳定
  • 下一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建设
  • cnu cnu
    cnu cnu
    楚雄师范学院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nu